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悼我們這代的巨人—曼德拉

我們每人也曾讀過不同的偉人故事,這些故事往往是屬於上古之年,先祖之日,但曼德拉的故事是屬於我們這代。我相信世界各地的人對曼德拉離世早已有心理預備,因為在過去一段日子,他的健康常有問題,畢竟他已是一名95高齡的老人家。然而,我估很多人跟我一樣對他的離世有一份捨不得的感覺。曼德拉確實是影響我的政治人物。我自少已聽過很多五六十年代香港華人受歧視的故事,我對種族歧視不感到陌生。所以,我當時不相信由白人統治的南非會一夜間取消種族隔離政策。但變天就是這樣的發生:曼德拉被釋放,幾年後更當上了南非總統。這事雖已事隔多年,當時我仍是一名學生,但我對它記憶尤深,當日它給我如做夢的感覺,告訴我原來社會是可以改變。它使我對社會科學產生興趣,促使我在大學畢業後到政黨工作。

當我更多了解曼德拉的故事,便更感到他的不可思議。他作為政治犯坐牢27年,獲釋後雖已年過60,但仍很有生命力。試想27年的政治獄會是怎樣的日子?在平凡的日子,27年尚且可以消磨一個人的意志,但在無盼望的終身監禁的日子(沒有人想過他在27年後會獲釋),如何使自己意志不消沉?相反,他在這27年的日子有很多反思領悟,他堅信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and the Captain of my Destiny”不讓自己被命運打倒。他很多金句名言或許就是這艱苦時期沈澱所得的結晶。這是人可以選擇把咒詛變為祝福的好例子。另外,我最佩服曼德拉在獲釋及當上總統之後,可以放下怨恨,帶動南非全國追求團結。很多人認識曼德拉為公義堅持及抗爭,甚至負上很大的代價,但可能較少人認識他追求團結及寬容的一面。其實,他是其中一個最有資格向南非白人報服的人,要他們償還27年青春的代價,他的家人及朋友也是這樣想,但基於現實(南非曾面臨內戰的邊緣)或個人的信念,他沒有這樣做,相反他主動提倡新南非的種族團結融和及無條件的寬恕,電影《不敗雄心》Invictus就是把這故事般上銀幕。我認為人為公義堅持及抗爭已不容易,但作為受害人尋求寬恕與團結就更難。若抗爭成功後不能帶來團結復和,會否只會換來一片頹垣敗瓦,甚至引起更大的不公義?今日的伊拉克或中東北非等地的情況,是否就是一例?可嘆今日為公義抗爭負代價者少,力求團結、復和與寬恕的人可能更少。

曼德拉未必是一個很好的治國人才,他當總統後,南非的社會問題仍是未能解決,他也無力改變整個非洲種族部落間的仇恨問題。另外,南非取消種族隔離政策,白人總統克拉克也功不可沒(這是另一個很值得討論,有關建制內外合作的題目)。然而,曼德拉仍絕對是一個值得人敬配的精神領袖,一代出色的政治家。難怪我當年在東非肯雅跟當地人交談時,我一提到曼德拉,他們便立時肅然起敬。其實,我曾有夢想,奢望可以在有生之年跟曼德拉見面交談,現在只可在天家見面。曼德拉在世時留下很多名句,內容不單提及偉大的民主、團結及其他崇高的理念,也包括很多平凡的做人做領袖的道理。例如在Playing the Enemy一書提到Don’t address their brain. Address their heart”。我這個愛說理的人,到現今仍未學曉這功課。


坊間有很多有關曼德拉的自傳,我特別推介這漫畫版自傳,內容詳細,印刷也精美,詳情可參

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末世列車的沉重

一個冰封無生命的世界,一列載滿了生還者的火車,他們按不同的階級被安置在不同的車卡。頭車卡的人過著奢華的生活,尾車卡的人卻仿如活在集中營。中間隔著的,除了是一道道的鋼閘,還有配備機槍的守護員。在長年累月的壓迫下,尾卡車的反抗力量正悄悄地等待時機,一場革命一觸即發。

單看這個電影介紹就知它政治味很濃,導演奉俊昊也直言這是一部政治電影。背景故事並不陌生,它除了跟全球化及貧富懸殊問題有關,也似乎跟中國及香港的情況有著一種和應。這吸引了我在上映當日就急不及待去觀看。片長兩小時,電影節奏明快,氣氛緊張。導演善用列車車卡這故事背景,成功製造出引人入勝的果效。主角等人由一個車卡開閘到另一車卡,彷彿就由一個世界去到另一個世界,新的車卡的人與環境,不時會出乎想像,所以,每當主角將要開閘進另一車卡,觀眾也摒息靜氣等候觀看閘後的世界會是怎麼模樣。整個故事的發展也給人有些少意外,它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比我想像中多而豐富,但由於電影正在上映,我不多提及當中的內容,只討論電影給我的一兩點反省。

看過這電影後,我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它不是單單一個受壓迫者起義的故事,它表達現實所充滿的矛盾及困惑。電影藉著列車外冰封的世界帶出其實全部人也被困在列車內,若要生存,要麼就是有用強權叫各人安份守己,要麼就是全車人混亂爭奪資源。在尾卡車的人雖然生活受盡壓迫,慘不忍睹,但他們仍可以在冰封的世界生存下去,在起初人吃人的情況改善為吃蛋白質糕(這點可以帶出全球食物問題的討論),所以一名列車高級職員反問他們,難道他們不應去感謝列車的設計師及總舵手Wilford麼?他們起義是否不安本份,忘恩負義?前排車卡的人信奉引擎是神聖,總舵手Wilford是偉大,因為他為他們提供了一隻末世的方舟,所以列車的如常繞圈運行,年復年日復日,這比起公平及權利等更為重要。後排車卡的人,當他們由一車卡去到另一車卡,車卡的環境越來越好,他們從吃蛋白質糕到吃新鮮的壽司,他們是否有必要仍要前行去控制室爭取權利呢?

這些問題都可對應近代中國及當前香港的情況,兩者皆似是這列末世列車。中國從一窮二白走到今日的地步,人民就如在冰封世界上了這列末世列車,車內貧富極懸殊,人性常被扭曲及踐踏,前排車卡的人要維穩要鎮壓,中間的人已感滿足,不想改變,後排的人是否如電影一樣已按捺不住?香港的路雖有別於中國,但走到現在,似乎漸漸跟中國「接軌」:市民的不滿及不安情緒高漲,貧富懸殊日益嚴重,香港向來所著重的自由、法治及公義價值,似乎漸漸被淘空,換上了安守本份,經濟才是神聖,中央的偉大領導幫助香港渡過種種危機,但諷刺的是不少香港人似乎又樂於接受這些新的價值。或許,香港就如末日列車所呈現的矛盾困惑,既要反抗被赤化,但又要依賴赤色政權;既想要起革命,但又怕流血。電影告訴我們,革命可以藉著一個關鍵的信息就爆發起來。當主角等人要進入一個具戰略性的車卡時,也是開始要真正流血要犧牲的時候。香港會否有這一天?香港教會又是否要開始思考本土的解放神學呢?


總結而言,我十分欣賞這電影,娛樂性豐富(不過可能有些人會感到它有點暴力),寓意豐富深遠,難怪它是今年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閉幕電影。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從《字裡人間》看邊緣

一個似乎平平無奇的故事,一個不太起眼的電影名稱《字裡人間》,可能是叫人容易走了眼的原因。直至後來漸漸多人推介,我才發現它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另類題材電影。故事大致講述在90年代幾個人排除萬難去出版一本適合廿一世紀的新辭典《大渡海》,這些困難包括找合適的接任人,時代轉變的挑戰,人手及財政的不足,追趕出版的期限及工作上的失誤等。這樣平凡的故事,沒有明顯的高潮,沒有正邪角力,觀感刺激的場面等一一欠奉,竟可以叫觀眾投入其中兩個多小時而沒有打盹,這可見導演及一眾演員的功力。電影沒有說教味,也不扮高深,有的是藉著角色的強烈對比,如主角馬締的木納及不善辭令,對比他同事岡田的活潑及靈巧不羈,製造了不少輕鬆幽默的情節;另外男女主角的單純愛情,也為這故事添上一點溫馨感人。然而,這電影絕非一般的生活小品,它在文字及語言的概念上顯出睿智,它的信息是幾個有夢想的人,縱使被人視之為怪,卻仍在時代及社會的邊緣上堅持努力。背後所反映的是有關人對夢想的追尋,理想與現實張力,主流與邊緣的問題,堅毅不屈及敬業樂業的精神,一代代薪火相傳等。

上述每一項也可帶來很多討論,我對邊緣性及薪火相傳感受較深。電影講述一本辭典背後代表了編輯團隊十多廿年的伏案工夫,默默耕耘去整理浩如煙海的字辭資料,但辭典的銷售盈利往往跟這工夫不成比例,所以人們都不喜歡這工作,也視從事這行業的人為怪。90年代電子產品如電子辭典等興起,更直接威脅列印版辭典的存在價值,出版社也幾曾要腰斬《大渡海》的出版計劃。這些因素都使《大渡海》的編輯員工處於公司及社會的邊緣位置,連活潑靈巧的岡田也因此感到自己「唔有型」。然而,電影卻甚少有抱怨呻吟或憤世嫉俗的意識,反而仔細描述這幾位編輯部員工因文字自得其樂,燃燒夢想之火使其薪火相傳。辭典的總編輯松本教授雖年事已高,但仍然有夢有火,他對文字的酷愛及洞見感動書呆子馬締,使他把青春奉獻給《大渡海》,他的熱誠及嚴謹也在十多年後影響後來加入的編輯岸邊緣及其他校對員。對於尋夢者而言,樂在其中是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他幸福的所在,相比之下,環境或順或逆都不是太重要。這個樂,這團火,也是傳承的關鍵,是接棒者的必要條件。正所謂「找好師傅難,找好徒弟更難」,何況要找願意接處身邊緣去接這棒的人,難﹗但正如《一代宗師》的名言「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松本教授做得到。與其憤世嫉俗,倒不如點好自己的燈。


《大渡海》的一眾編輯雖處身邊緣,但他們並非自絕於世或單單在自己的世界自我陶醉。他們的目標是要《大渡海》成為一本廿一世紀的辭典,也是一本有生命的辭典。辭典給人的感覺總是沉悶呆板,何來使它活?我看由於《大渡海》持續輯錄社會時下各樣潮流術語的意思,松本馬締走到年青人的聚腳地記錄他們對話中的潮流用語,之後編入《大渡海》裏,這就是它活之處,並活在廿一世紀中。除此之外,故事有好幾個情節描述編輯以他個人的經歷去編撰相關辭彙的部份,如馬締在戀上香具矢後負責編撰「戀」的內容,岡田就負責編撰潮流用語「唔有型」的部份,在2000年後加入的新晉編輯岸邊緣由於衣著時尚,所以被安排負責編撰「時裝」的內容。這些顯示《大渡海》並非只有冷冰冰的資料及定義,它是編輯有血有肉生活體驗的結晶,這就是《大渡海》的生命。這讓我想到,今日我們又如何為手上被認為是死寂、沉悶、邊緣及被忽視的東西,注入生命使其與別不同呢?

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意式與滴漏(下)

儘管滴漏咖啡與意式咖啡的味道是各有千秋,但在家中親手沖泡意式咖啡後要處理一連串的善後工作,十分惱人。每沖泡一杯(或同時沖泡兩杯)意式咖啡後,左圖所顯示的所有配件也要從咖啡機除下來清洗一次,若只是沖泡expresso,善後工作會輕鬆一點,因為不用清洗打奶泡的配件。除了清洗配件之外,機身與配件的接觸面也要清洗,還有約兩個月一次拆除咖啡機出水位的配件,好去清洗機身較深入的部份,隔了一段時間又要用descaler(圖中左邊那一盒東西)或檸檬酸去清洗咖啡機內部。若這些善後工作做得不好,沖泡出來的咖啡會比正常的苦和酸,咖啡機也可能會折壽,最嚴重的是打奶泡的部份會滋生細菌,影響衛生。相比之下,滴漏咖啡的善後工作只是把過濾紙扔掉,再簡單沖洗相關配件,這不過是1分鐘的事。所以好些時候,我雖然想享受一杯cappuccino,但想到之後的善後工作就轉為沖泡expresso,甚至沖滴漏咖啡就算。意式咖啡特別是cappuccino還是留在週五晚至星期日才去沖泡。

精明的商人總會為可以付更多錢的顧客打算。那些上幾千元或過萬港元一部的咖啡機,通常都會有自動清洗功能。用家只要一按鍵就完成上述繁瑣的清潔程序。然而,所謂全自動清洗其實可以有多徹底?它總比不上把配件除下來清洗那麼乾淨。打奶泡的部份若洗得不徹底會影響衛生,我們又是否靠自動清洗功能為我們的衛生把關?又有商人推出Easy Serving Expresso,它是一包包以過濾紙包妥的咖啡粉,其大小剛好可以放在活動過濾器內沖泡意式咖啡。這方法沖泡意式咖啡後,咖啡粉不會黏在咖啡機配件上,人只需要簡單把那小包的咖啡粉扔掉就可以了,這可省卻不少清洗的工夫。然而,這些一包包的咖啡粉可供選擇的味道不多,最大問題是它早已被研磨成咖啡粉,比起咖啡豆,其鮮味與質素必大打折扣。


其實,意式咖啡的複雜味道是要用時間專心品嚐,細味喝下咖啡後在口腔內那種剩餘的味道。若平日一邊工作一邊喝咖啡,就難有這閒情。在工作的時候,一般也是但求有咖啡味道入口陪伴工作,滴漏咖啡可能更為適合。

2013年9月28日星期六

教會「佔中」

教會在香港社會中向來也是邊緣的小眾,儘管教會辦了不少學校及提供社會服務,但除了偶爾發生一兩件跟信仰有關的事件之外(通常也是風化事件),基督信仰甚少見於公共討論及傳媒之中。然而,近來因著有關佔中的討論,好幾位聖職人員對佔中的意見,經濟學者對聖經的解釋,接二連三見於不同報章,文化人大談解經與教義,連亞奎拿及巴特神學家也帶到香港人面前來。電視台黃金時間也見陳樞機對佔中侃侃而談。此可算是教會成功「佔中」,佔領了大眾空間的中心的一個小小角落,讓人可以有機會多點認識聖經、解經、神學及教會歷史等。有信徒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可以有助傳教,但有信徒卻不以為然,怕給人感到教內不合一或,也擔心他們所認為錯誤的解經會教壞人。

我認為社會不必要凡事也從信仰角度解讀,因為我們不是活在一個宗教社會裏,但社會也不必把宗教排除於公共空間之中,它當然也可以是一個討論的角度。聖經除了是一部宗教經典之外,也可以作為人類文化的寶貴結晶,讓所有人去談論參考。所以,我喜見教會近來的「佔中」。其實,無論從事件背景或性質而言,佔中一事跟基督教有著一定的關係,故此有關這事的討論多涉及基督信仰,也是很正常。教內不同媒體及信徒甚至對此事有激烈的爭論。

然而,教會若要在此事上繼續「佔中」,就得要有人提出新的觀點或整理過去討論,去蕪存菁。我無意也無能力去總結這些討論,事實上我也沒有拜讀所有有關文章,我只想就著經常聽到的不同見解,寫下一點提問反省。這也表示我作為讀者想多點了解這討論的新方向。

以信仰去支持佔中一方往往以信仰行公義的原則為理由,舉耶穌潔淨聖殿為例支持信徒可以使用暴力。但我認為討論的時候似是少了背景的考慮。例如有人把耶穌潔淨聖殿之舉說成是耶穌佔中。誠然,人可以說聖殿是昔日的中環,但耶穌當時似是扮演「義務小販管理隊」多於作為佔中者(我不想稱耶穌為城管,因為現時這名稱幾乎等同魔鬼,以此比喻耶穌真是褻瀆﹗)。不過,這點不是重要,更重要是耶穌為著外邦人禱告的權利被奪去而用暴力,今日佔中以香港人普選權被奪去而使用暴力,前者是宗教的,後者是政治的,兩者可否等同或作類比?若是,我們又如何看耶穌表哥施洗約翰,被人政治上秋後算帳而無辜被殺,耶穌知後為何默不作聲?


以信仰去反佔中一方有以犯法為理由,但相信這點已被駁倒。簡單來說,聖經、教義及歷史也有很多「違法達義」的例子,很難說信徒絕不可作任何犯法的事。事實上,不少教會的日常運作也犯了不同的法例,例如是防火條例或僭建等,信徒若以犯法反佔中,可能是雙重標準。高明一點的人會從處境去回應,例如指若未盡各樣方法就去佔中,這是不合理,或說香港仍是相對公義的社會,信徒沒有理由要採用這些激進手段。然而,佔中整個運動一向也著重多方的溝通,最後迫不得已才以公民抗命作最後一步,所以這些反對者似乎未明佔中的理念。更大問題是甚麼才是用盡各樣方法途徑?如有意見指政府可用各樣行政手段無盡地拖延,所以「盡了所有方法及途徑」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要求。另外,香港是否一個相對公義的社會,這可能是見仁見智。但既然甚麼才是盡了所有方法途徑,香港是否相對公義,都是個人判斷,教會又憑甚麼去反對信徒佔中?

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意式與滴漏(上)



不知不覺,我的「啡齡」—慣性地喝咖啡日子,已有十多年,從一般的即溶咖啡開始,到咖啡豆,黑咖啡,滴漏及意式等等。不知不覺,我的「啡齡」慣性地喝咖啡日子,已有十多年,從一般的即溶咖啡開始,到咖啡豆,黑咖啡,滴漏及意式等等。我沒有刻意對咖啡進行甚麼研究,也沒有修讀過有關課程,只是閒來品嚐不同種類咖啡,間中想想不同沖泡方法,隨意瀏覽有關咖啡的網頁,並把點滴的體會及學習寫下來分享。我向來使用滴漏咖啡機沖泡咖啡,但幾個月前,那用了十年的滴漏咖啡機終於壽終正寢。我本想買一部好一點的滴漏咖啡機,但近幾年意式咖啡機甚為流行,價錢也相宜,使我蠢蠢欲動去窺探意式咖啡的底蘊,但又不想完全放棄滴漏咖啡。所以,我最後買了一部意式滴漏二合一咖啡機(Delonghi BCO420)。這種二合一的咖啡機並不流行,因為有意見認為這兩種功能有所重覆,因為意式咖啡機所沖泡的特濃咖啡(espresso)再加水(即是一杯美式咖啡Americano)就可以說是一杯滴漏咖啡,所以咖啡機沒有需要具備這兩種沖泡功能。然而,當我反覆用不同的咖啡豆比較這兩種沖泡方法,也深入一點去認識它們萃取咖啡的原理,我並不認同此說。兩種沖泡方法,在咖啡味道上及實際上也有獨特之處。

滴漏咖啡的沖泡原理很簡單,就是用熱水慢慢注入咖啡粉中萃取咖啡味道,咖啡經過濾紙滴進咖啡壺中。若要濃一點的咖啡,注入熱水的速度就要慢一點,以致熱水有更多時間萃取咖啡味道,滴到壺內的咖啡就會更濃。意式咖啡的沖泡原則截然不同,它雖然同樣也是以熱水注入咖啡粉中,但它還加上水壓,把咖啡從不鏽鋼活動過濾器(portalfilter)的細小孔中及極狹窄的隙縫中擠出來,直接流入咖啡杯裏,以此去萃取咖啡味道。所以,滴漏咖啡的味道是較為單一,意式咖啡的味道就複雜得多,意思是指咖啡裏含有多種味道:甘、澀、酸及濃烈刺激味等,咖啡也較香一點,因為滴漏咖啡的過濾紙已把不少刺激的味道隔去(也可以說是隔去咖啡脂),剩下清純較單一的咖啡味,但意式咖啡的味道卻是直接從咖啡粉而來。

除了味道之外,其實兩者的賣相也有明顯分別,滴漏咖啡就是一杯深啡色的飲品,意式咖啡的顏色也是深啡色,但它表面有一層杏色或淺綜紅的泡沫,稱為咖啡脂(crema)我曾試過用這兩種方法去沖泡一種酸味極少的咖啡豆,滴漏咖啡沖出來的味道就如一杯有香濃咖啡味的普珥,味道較單一而沒有酸味,意式咖啡卻仍有點點的酸味。前者在凍了後仍可入口,味道沒有很大分別,仍是那單一的咖啡味,當然熱飲會香濃得多;但後者在凍了之後變得很酸,頗難入口。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他山之石

前幾天,我第一次出席了天主教的聚會,是我一名長輩的喪禮,其中有好些環節使我印象深刻。我相信天主教的禮儀背後有其深奧的神學理論,我對這方面也沒有很多研究,所以我以下分享只是以一名普通基督徒角度去看這次聚會。

喪禮開始,神父點燃一枝大蠟燭,代表死亡雖猶如一片漆黑,但耶穌基督的復活,就在這片漆黑中點起亮光。隨後,神父在亡者的遺照兩旁也點起蠟燭,代表她也像基督一樣復活,死亡不能拘禁她。我當時內心不禁說阿門,這禮儀正好具體地表達出基督復活給人的盼望,讓喪家看到也感受到當中的安慰。若是在開始的時候關掉禮堂的燈,之後神父才點蠟燭,隨即再加上詩班唱頌基督得勝復活的詩歌,我相信這會更加震撼。另外,我發現喪禮上設有彌撒,也就是基督教的聖餐或擘餅,這是基督教喪禮所少有的環節。基督教或至少是福音派教會較多著重聖餐的崇拜元素,即表達基督的死並為世人的犧牲,也有教會著重信徒以信心領受聖餐的祝福。儘管我認為這些都是聖經對聖餐較清楚的教導,但教會也不可忽略聖餐還有表達主的臨在及信徒合一。相比之下,一般福音派教會少提這兩點,所以在這些教會中,聖餐主要是崇拜的一個環節,不多在其他場合舉行。但若從主的臨在與信徒合一的角度去看喪禮中的聖餐,我想到它別具意義。它不單可表達出基督已跟亡者同在,亡者不用再藉手上的餅與杯去記念基督;它更可以給在場信徒安慰,因為他們藉領受餅與杯,再次認定亡者雖不在人世,但他不是跟信徒永別,他仍是與聚信徒合一與相通。我想到若我是亡者的至親又是信徒,這定會給我很大的安慰。整個聚會時間約90分鐘,內容多數是重覆的安慰、盼望及讚美的信息,對於未信的參與者而言,或許會感到有點沉悶,但我估對於落在哀傷的至親而言,這些重覆簡單的信息,緩慢的禮儀程序及聚會節奏,可讓他們有多點空間去沈澱其傷痛與各樣情緒。


基督教福音派教會多數較為忽視禮儀,著重那屬於抽象理性思維的道理及教義,或許因此,他們的喪禮有較長的講道(或稱慰勉)時間。然而,對於落在深度憂傷的人,有時一個動作、一件物件及一項禮儀,加上簡單的信息,可能更勝千言萬語。禮儀及宗教物品,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2013年7月22日星期一

講道豈只兩個字


有云「講道兩個字,一橫一豎,悶的,倒下,精彩,坐直」。從五月中起,我接二連三負責不同的講道,前幾天也按學院安排寫了一篇文章談論講道。這些都使我對這 事奉有點滴反思,想到它不單單只有兩個字,它對於講道者而言,也可以是一個信仰反省的歷奇,考驗應變的遊戲和克己自律的操練。

1.信仰反省的歷奇
我而言,講道事奉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講佈道信息。對於一般的講道聚會,若講者以紮實的解經為骨幹或起始點,會眾大多數也有不錯的反應,因為聖經是信徒群體中 所共同認信的經典,講者以此為講道的起點正符合信徒的期望。然而,對於一般非信徒,他們的生活沒有經書的意識及規範,所以講者若從解經角度入手去講佈道信 息,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反倒可能給會眾先入為主的沉悶或艱澀難明感覺。生活題材是一個常用及好的切入點,但即使較為通俗題材如政治、熱門民生議題、娛樂 消息、潮流玩意等,也不一定可以引起會眾的共嗚,因為這還要取決於講者日常的識見及分析力,他是否可以從一般人的角度去思考這些題目,但又可以提出一針見 血的批判。當然,幽默、聲線運用及身體語言在佈道會中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每次講佈道會也是一次信仰與生活的整合,以信仰去回應當下處境,或是作出批 判、提出叮嚀或帶來安慰盼望。除了信仰與生活的整合之外,講佈道會也是在重新翻譯自己的信仰。講者要把向來所運用的一套宗教術語轉換成公共語言,並要按會 眾的背景情況再作出調節。這調節通常也是把較為學術味重的公共語言,再轉換成貼近潮流文化的表達。這不單單是避免使用宗教術語的問題,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去 論述所熟悉的宗教信念,而論述也就是思想,所以從另一個角度去論述信仰也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思想信仰。不論是整合信仰與生活的關係,或以另一角度去思考信 仰,講者在其中也不時有新的領悟。例如當我預備佈道信息時,常會想到一個二千年前中東民間故事何竟會是廿一世紀香港人的好消息?我作為一個中年人,在淺嘗 人性及人生的滋後,我又如何詮釋這二千年前的中東民間故事?我當如何述說這故事,才能使當代的人明白並感到有切身關係呢?這故事中有何信息,是可以作為當 下之暮鼓晨鐘呢?

2.考驗應變的遊戲
道基本上是講者背後的伏案工夫,再加上他臨場的演說技巧的成果,慎思明辨的會眾,除了可即時體會講者的演說技巧,也不難分辨講者的伏案工夫有多少。爆肚吹 水了得的講員,或可叫人歡愉大半個小時,但歡笑聲後可以不過是一場空。所以,正如在一場音樂演奏會中,彈奏的人本身的音樂造藝及他對所彈奏曲目的認識,再 加上他臨場的發揮,決定了該次演奏的水平,講道也相仿,兩者皆講求預備及臨場發揮。然而,有些時候,講道也可以是一個考驗隨機應變力的遊戲,最常見的例子 是佈道會的講員到步後才知道在場人士皆是信徒。講者是否仍去宣講佈道信息?還是他即時修改他要宣講內容或題目?我曾遇到一次類似情況,我被邀請到一間略為 傳統及有既定禮儀的教會負責講道,會後還要去她的分堂以同一段經文作宣講。我如常作預備,完成第一場講道後便去分堂。到步後才知分堂的會眾背景、場地擺設 及格局、崇拜模式等,完全跟她的母堂有天壤之別。我認為我在她母堂所宣講的信息不太適合分堂的會眾,所以在20分鐘內,我以同一段經文但採用不同風格,不 同的引言及比喻,重新去構思另一篇不同的講道。這次經驗很難忘,也很有挑戰性。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常有發生,聽聞有同道因旅遊或其他緣故到國內教會聚會,當 被人認出或知道他的身份後,隨即被邀請上講台負責當天的講道。所以,講道不單是講求預備的表演,也可以是考驗反應的遊戲。當然,講道最終是否影響人心,最 重要是看聖靈的工作。

3. 己自律的操練
曾有一次講論一段頗爭議性的經文,講道題目也同樣是具爭議性。我為了盡量深入及多方了解經文的意思,我除了作基本的解經工夫之外,還特別去讀完一本相關的 專著(Monograph)。涉獵了很多資料後,自己雖然很滿足,但也很懊惱,因為要想如何簡單整理這眾多資料,又可以在有限時間內使講道深入淺出?另 外,基於講道題目較為敏感,我也用了不少時間自省,盡量使講道內容以經文意思為本,小心分辨當中明顯屬於個人見解及立場之處。現在回想起來,這其實是一種 生命的操練。
一般而言,講道者在預備講道時會涉獵很多資料,或對某個題目作深入及多方面的反省。所以他總想在講道中盡說他的有趣發現,慎密的思考過程,重要的資料及重大 的意義等,可是一般而言他只有約45分鐘的時間作宣講。所以,講道者當篩選他手上的資料及內容,除了要捨去不太相關的資料,也可能要忍心放棄不少精彩的部 份,好叫會眾容易掌握講道內容,講道也可準時完成。有講者不太理會教會所定的講道時間,著重要把所預備的信息或所發現的資料統統都說出來。其實,儘管這講 道再精彩,會眾又可長時間集中聆聽,但講道者若刻意不理會講道的時間,此舉可能跟信徒返崇拜遲到一樣,都是有違教會的崇拜秩序。另有些講道者雖然尊重崇拜 的時間,但就不願意在內容上作取捨,在短短約45分鐘的時段內急忙地說出一切他認為重要的內容。其實,這只是向會眾作資訊轟炸,結果往往只會適得其反。所 以,講道者當明白自己不過是崇德中的一個程序的執行者,他不是上帝化身,他當在教會秩序下,而不是單單按個人的感動,作合理的宣講。另外,講道者的克己自 律在也於不偏離經文的意思。講道不單是學術討論,也不單是事件匯報或資訊介紹,講道也有其應用部份,所以講道者總會把經文意思作出引伸。然而,不管講者的 引伸部份有多精彩或重要,他也應盡量本著經文內容作宣講,更不可強加他認為好的意念在經文中,或借機宣揚個人某方面的主張例如政見等。最差的人是把講台作 為他的個人炮台,或明或暗去褒揚自己或指罵他所反對的人。

所以,每一次的講道,也可以是對講道者的生命操練,操練他服在教會的秩序與聖言的規範之下。當講道的人先去尊重講壇,會眾才認識到講檯的神聖莊嚴,遠不止於那不許人隨意踏上講檯的規條。

2013年7月7日星期日

難民電影之布德魯斯Budrus



第二晚看另一套截然不同的電影《布德魯斯》(Budrus)。它是一套有關巴 勒斯坦Budrus村莊村民如何以非暴力手段對抗以色列政府的記錄片。以色列政府要在巴勒斯坦地興建分隔圍牆,阻擋巴勒斯坦激進者的恐怖襲擊,其中位於巴 勒斯坦地的Budrus村莊的一大片地被規劃為建圍牆之處,地上村民賴以為生的橄欖樹將要被連根拔起,甚至祖墳也將被大型推土機摧毀。村代表Ayed Morrar帶動村民作和平抗爭,後來連村內婦女孩童,反政府的以色列人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和平主義者也加入這場抗議行動。以色列也同樣派軍隊介人,並漸漸 提昇他們使用暴力的程度。最後,經過40多次的和平抗爭,以色列政府修改他們築圍牆的位置,把九成的圍牆位置退回到以色列地裏。這次抗爭不單取得成功,還 在巴勒斯坦各處燃起和平抗爭運動之火,反對以色列的圍牆政策。

這套片難得之處是把平實的資訊串連起成為一個緊湊故事,悶場不多。除此之外,它拍攝到好幾個難得重要的片段,例如有婦女突圍以色列士兵的封鎖,走到圍牆施工 處阻止工程進行,以色列士兵以實彈開槍示警,並進行拘捕與驅散人群的行動。然而,是次和平抗爭之所以成功,是否就如宣傳單張所言,因為多了不同的群體加 入,以和平手法進行抗爭的結果?儘管從表面看,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村落築圍牆,此舉怎樣也說不過去,但以色列在此事上立場一直強硬,最後更不惜以實彈、暴 力、宵禁及拘捕行動對付手無寸鐵的示威者。抗議者實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但不知何故,或是國際輿論壓力或其他原因,記錄片沒有充分交代,以色列突然作出很 大的讓步。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以色列的理虧,走到別人的家園把人圍起來。當然,傳媒的配合是很重要,它們在科技、網絡及社會影響力方面的發展,也是這 次抗爭成功的不可少元素。這事使我想到現時政府發展新界東北的態度也很強硬,Budrus的故事會否給予我們一點啟迪?

難民電影之海洋的顏色Color of the Ocean


早前得知有難民電影節,挑了兩套電影,一連兩晚每晚看一套。兩套的拍攝手法與故事內容也頗不同。


第一晚看的是《海洋的顏色》Color of the Ocean,故事講述一對非洲黑人父子乘船偷渡到西班牙所屬的加納利群島。島上負責核實偷渡者身份的鐵面警官荷西,十分討厭偷渡者,因為他們十居其九也會 撒謊騙取難民身份,以此申請到其他國家定居。所以不管黑人父親如何聲嘶力竭自稱來自剛果,荷西憑片面資料認定他們是來自塞內加爾,決定安排把他們遺返原 地。黑人父親在逗留難民營期間趁機帶同兒子成功逃走,其後輾轉得到島上一名蛇頭接濟。黑人父親為了偷渡離開加納利群島,冒昧聯絡他在上岸時結識的遊客娜塔 莉,問她借錢。娜塔莉動了善心,不理會男友的提醒給錢予黑人父親。蛇頭知道黑人父親借得錢後,便帶同一名惡霸搶去黑人父親錢財,黑人父親反抗,結果被打至 半身不遂,黑人兒子因早被他父親藏匿在安全地方而幸免於難。事後,黑人父子被送院,幾日後去世,他兒子因此成為孤兒而合資格留在加納利群島。

整套電影主要是以偷渡者或難民的極端處境,去突顯當中的尖銳道德矛盾。例如黑人父親為著兒子的未來,說了一個又一個的謊話,這是對是錯?警官荷西因其胞妹自 殺才猛然醒悟自己所作的一切太不近人情,進而反省到他不顧一切堅持指出偷渡者來自塞內加爾,這是否一定是對?娜塔莉被黑人父子處境所感動,給了他們所需要 的偷渡費用,但同時黑人父親因此成了半身不遂的病人,最後客死異鄉,這是善還是惡?警官荷西在劇中問道,西班牙有那麼多有需要的人,為何不先去幫助他們, 反倒要幫助這些說謊的非洲人?這話有道理麼?電影中黑人父親去世的一幕充滿懸疑,到底是黑人父親想兒子藉著成為孤兒而獲得難民居留資格,因此選擇自殺?但 一個半身不遂的人又是否容易自殺?還是,荷西在此事上「幫」了黑人父親一把?因為當荷西得知黑人父親半身不遂後,他突然去找當地一名毒梟,說有事要他幫 手,接著,劇情就交代黑人父親去世。或許,這是導演以含糊手法加強電影所要表達「難為正邪定分界」的意識。

若非生命及生活受到嚴重威脅,或是因為政治,或是因為社會環境,人豈會冒死偷渡到其他國家?即使有幸得了難民資格到他方定居,也不過是漫長又艱辛的路之開 端。所以,在難民的處境中,很多事也會變得很扭曲,難以簡單看它為黑白分明的事。人若要在其中作美善的事,他可能要以非常手段行事,這就如電影《機槍教 父》(The Machine Gun Preacher)所作的一樣,活在大都市的旁觀者不得隨便依牙鬆鋼,說這個不對,那個犯法。其實,即使在大都市裏,也會有難以簡單黑白二分的事,例如有 人單單以犯法就否定佔中行動,我認為這等人倒不如多點了解為何那些人冒著犯法留案底的風險去表達訴求,或去討論香港現時或可見將來,是否落在一個頗極端或 扭曲的情況,以致我們要以非常的手段去行美善的事?


2013年4月29日星期一

葉問的一二三四五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看了相信是落畫前最後一場《葉問:終極一戰》。看盡了葉問 一二三四五:一個葉問、兩個階段、三個導演、四個風格、五套電影,自然就會把它們比較一下。按葉問的生平,《葉問1》與《葉問前傳》屬於他的上半生風光的 歲月,《葉問2》及《葉問:終極一戰》是他下半生坎坷日子。《一代宗師》則是橫距這兩個階段。從電影的角度而言,《葉問1》、《葉問2》與《葉問前傳》也 是以劇情為主,故事發展也是葉問遇上一個比一個強的敵人,最後以打敗最強而又最邪惡的敵人作結。其中,《葉問2》多了一點寫實,描繪出葉問人性甚至是軟弱 的一面,《葉問前傳》就表達出求變創新的重要。《葉問1》則沒有驚喜,不看也無損失。《一代宗師》完全是別具一格,相比之下它不多打鬥場面,更沒有一個比 一個強大及邪惡的敵人,甚至可以說葉問並非是片中的主角。這電影要表達甚麼?這真是人言人殊,不同影評建構出不同的《一代宗師》,它們可說是從不同角度把 故事接續說下去。所以,我認為《一代宗師》是傳遞一個想像的空間,藉著故事的片段、角色的設計及意味深長的對白,讓人對傳統的發揚與持守、時代的變化、命 運的安排等有所沉思及想像。《葉問:終極一戰》比起其他葉問電影(除了《一代宗師》之外)少了幾分劇情,多了記述及描繪,所記述的是葉問晚年情況,所描繪 的是香港5070年代初的時代。《葉問:終極一戰》跟《葉問2》有些相似,例如也是講葉問在香港的生活,片中有不少高手過招的場面等,但由於它著重記述 葉問的晚年,所以它還包含多個元素,例如師徒情及徒弟之間的情、葉問的家庭及個人感情,他的處世哲學及命途坎坷等。然而,由於這些片段未必有明顯關係,所 以《葉問:終極一戰》又有丁點像《一代宗師》,給人一種零碎及散亂的感覺,事實上兩套電影也是以倒敘獨白的形式去串連起不同的情節,並加入許多的智理明 言。《葉問:終極一戰》只是描繪5070年代的香港,比起《一代宗師》所要描繪的「南拳又何止北傳?」的時代及「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意境,前者 雖然是較為細小狹窄,但勝在具體清晰,所以它比起《一代宗師》容易掌握得多,它所表達的人生哲理也直接易明,言簡意賅。


外從個別方面作比較,論功夫場面的優美,莫過於《葉問2》甄子丹對洪金寶在檯上交手一幕,其次是《葉問前傳》元彪與洪金寶蒙眼過招的一幕,但整體上四個葉 問中以甄子丹的拳腳較為優美。論寫實,包括故事內容、所描繪的角度及功夫場面的真實性,我認為《葉問:終極一戰》勝一籌,單是黃秋生在戲中操著帶有鄉音的 廣東話,這已值得一讚。《葉問1》與《葉問2》的功夫場面雖優美,我也相信一名功夫高手真的可以同時打倒五六名大漢,但片中的大型打鬥場面實在太誇張,例 如《葉問2》中葉問一人在魚市場內既要保護徒弟,又要赤手空拳對幾十個手持利刀的大漢,但他竟可全身而退! 另外,《葉問前傳》的宣傳自稱此電影表現最正宗的詠春拳,但有趣的是,此片信息正正就是要挑戰所謂正宗的定義﹗其實對於一般觀眾而言,有多少人關注戲中的 功夫正宗與否?《一代宗師》的意境層次及拍攝角度的美感,是其他葉問電影無可比擬。最後,四個葉問中,杜宇航的幼嫩配合年少的葉問。梁朝偉只演繹出一個有 型並具自信的功夫高手,這或許就如宣傳所言,他是要集葉問與李小龍二人於一身。黃秋生雖然夠老氣,並有點宗師味,但我嫌他身型及整體上的線條太粗,不似葉 問真人的細緻,在這點上,甄子丹演繹得較好,他給人寡言甚至是些少木納的感覺、加上文質彬彬及瘦削身材,演活中年或壯年的葉問。

2013年4月1日星期一

3 idiots 三個傻瓜


早在這電 影上映時已想去看,但一忘記了,就已過了幾年,直至近來從友人借來影碟才第一次看。這電影故事簡單,橋段搞笑,也加插了不少溫情片段,賺人熱淚,雖然片長 3小時,但節奏也算明快,沒有悶場,難怪它得到很好的口碑。另外,電影故事信息明確,就是鼓勵人去實踐理想,活出真我,並批判現實的歪曲,這或許是反映印 度社會某方面的問題。
而,人勇於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是好,但夢想與事業是否就一定要掛鉤?電影說,人當按真我去追尋夢想,事業成就也必然隨之而來。可是,另有人說,不要把夢想成 為事業,否則會連夢想也會失去。那句較真?若把夢想成為事業,便要接受現實的考驗,首先從自身的限制開始。畢竟滿腔熱誠終歸都是熱誠,未必跟個人能力有很 大關係,力有不逮者,當然也可將勤補拙,慢工出細貨,但社會及個人處境是否容許這空間存在?即使有能力者,事業的成就也受著很多內內外外的因素影響。就以 電影故事背景的工程司行業為例,若社會給工程司的待遇偏低(例如有大量這樣的人才),又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障發明家的利益,若再加上個人生活壓力及負 擔,有熱誠但才幹一般的工程司往往為糊口,每天也要在工作上重重覆覆作一些機械性的操作,夢想及志氣容易因此被磨滅。這就是「不要把夢想成為事業,否則會 連夢想也會失去。」當然,人若有不死的熱誠,又有曠世的才華,可在不利的環保下闖出新路,英雄造時勢,但這樣的人畢竟是萬中無一。其實,人在年輕時有機會 可以去選擇追尋夢想,他比起很多人而言已是一名幸運兒。
其努力實踐夢想與事業掛鉤,倒不如盡力在個人生活及社會層面開拓工餘的空間,在其中實踐夢想。工餘的空間雖在經濟及時間上較多限制,但彈性會大得多。所 以,工作可以看為不過是社會制約下以勞動換取夢想空間之處,沒有賣命、投入、自我滿足、身份象徵、甚至是神聖或成就之必要,一切最重要的就是制約中的公平 及公義。事實上,社會各行各業也需要人負責重重覆覆的機械性工作,同時也沒有多少人會感到這些工作很有意義或以此為夢想,所以老闆也不必要說甚麼偉大故事 叫員工感到他們的機械性工作很有意義,並此以賣命或自我感覺良好。倒不如實實際際給予人合理工時與工資,讓人人可以有其實踐夢想的空間,否則老闆再動聽的 話,說穿了,不過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犧牲別人來成就自己的夢想。當然,工時及工資問題也可以很複雜,例如即使一地有理想的工時及工資法例,但若鄰國可以欺 壓其百姓逼使他們當資本家的奴隸,這地就可能要為其理想的工時工資法例負上沉重的代價。

就回來,這電影的歌曲很動聽,例如Behti Hawa Sa Tha Woh以笛聲及迴音效果帶出一種出塵脫俗的感覺,襯托歌詞描述主角與別不同的吸引力。Zoobi Doobi則輕快悅耳。這電影也使我想起那追夢的大學生活,憶起當年所遇見的奇人奇事。最後一提是這電影的台灣中譯「三個傻瓜」較香港的「打死不離三兄 弟」好,因為儘管友情可說是電影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但主旨並不在此,所以後者略縑不中的,兼且畫蛇添足。

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走馬看台北咖啡文化



IMG_4712 
久聞台灣咖啡文化興盛,尤以台北為首,之前也有旅遊網站選台北為世界十大咖啡城市之一,所以我這名對咖啡有點要求的人,趁著與家人到台北旅遊時偷取片刻的空閒,親身去體會台北的咖啡文化。
台北的咖啡店真的是遍地開花,大街小巷街頭巷尾也總會有幾間不同咖啡店,有大型跨國品牌,有只有幾間分店的小型連鎖店,也有更多是小本經營,情況有點像香港 的茶餐廳一樣。不同的是,香港不同茶餐廳的奶茶雖有質素高低之分,但都是一種的飲法,店內的格局及食品也大致相同;然而,台北的咖啡店按所提供的咖啡類別 至少可分為三類:有主打不同口味及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如莊園咖啡及自家混合秘方等;有著重新穎沖調方法及款式,如草莓咖啡及非常別緻的忌廉咖啡;還有一類 跟跨國連鎖店所提供的種類大致相同,如LatteCappuccino 咖啡店的格局也有分別,有些像西餐廳,有些像咖啡廠房,也有些像一間書局等。另外,台北一般的超市也有不同種類的咖啡產品出售,例如我認為方便之餘也有一 定質素保證的掛耳式方便包咖啡,在香港某些大型超市內會有兩三個品牌選擇,但台北的一般超市也有五六個品牌,這些品牌在香港也很少見,我淺嚐過其中一款, 味道不錯。


我在這偷來的片刻空間走訪了幾間咖啡店,先是台灣本土大型連鎖咖啡店丹提咖啡,嚐了一杯很多忌廉的Latte,雖然口感很滑,賣相幾好,整體不算太甜,但似乎又不是很特別。

IMG_4720
我在參觀動物園的時候在園內小店買了一杯公平咖啡,原本我對在這些地方提供的咖啡沒有期望,但它竟給我驚喜,香味尚可,入口不澀不酸。

 IMG_4719
台北一般地區的店舖在9時左右便已打烊關門。某個晚上9時許,我要走遍幾條街才找到一間仍然營業的本地咖啡店RidoRido所提供的咖啡像一般連鎖店的選擇,我嚐了它一杯黑咖啡,發覺質素平平無奇,但它的價錢也很相宜。或許它的定位是西餐廳,賣點是所提供的食品而非咖啡。

 IMG_4721 IMG_4714
最後不可不提的是我跑到老遠光顧的哈亞極品咖啡。此店主打高質素的莊園咖啡豆,價錢也大多數的咖啡店高,一杯咖啡約港幣50多元。我嚐了它的House Blend,味道很平衡,有微酸但可以接受,入口淳而不澀。最難忘的是店內職員用了78 鐘細心沖調,在最後淺嚐咖啡味道認為可以後才倒在杯子給我。可惜我在匆忙下沒有攝錄這份用心及誠意。後來,我買了它的一種自家混合深烘焙咖啡豆,回家淺嚐 發覺香味十足,入口很淳,不澀不酸,飲後口中有餘韻,味道像一杯很濃且有咖啡味的普洱。唯一奇怪的是台北大大小小的咖啡店也有印上自家品牌的咖啡外賣杯, 但這間的外賣杯卻沒有印上它們的品牌。

我此行只是走馬看花,所以上述體會難免有所片面,沒有時間拍下幾張照片,未有空跟店內職員交談,也未能有機會見識幾間有名或頗特別的咖啡店。或許是時候要計劃一次專程的咖啡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