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星期日

仍是愛麗斯(Still Alice)

人常在變,小至生活習慣,大至人生信念等,都可以變,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也非政客的專利。那麼,昨日的我是否已死?我又是誰?這些似是庸人自擾的問題,在電影《永遠的愛麗斯》(Still Alice)中顯得很具體及真實,挑戰我們思考如何看自己及身邊的人。

電影故事講述主角愛麗斯在50歲時患上腦退化症(Alzheimer's Disease),她由一名出色的語言學教授,變為詞不達意及思緒混亂的老師;由一位家人引以為傲的母親,變為家人生活上的擔子及子女體內腦退化基因的來源。愛麗斯因這病失去了她畢生所建立的事業,喪失那叫她感到驕傲的理性智力,最後漸漸失去照顧自己的基本能力。故事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或可歌可泣之處,但電影在平淡中顯出真實,藉著劇情細節的細心編排及演員的出色演技,娓娓道出愛麗斯與她家人從起初否認、拒絕、漸轉為積極面對,到後來的無奈及妥協的心路歷程,讓觀眾感受愛麗斯與她家人的內心掙扎與矛盾。事實上,執導的Richard Glatzer在拍攝這電影期間被證實患上腦退化症,所以電影或多或少反映出他作為腦退化症病患者的親身感受。另外,飾演愛麗斯的演員Julianne Anne Smith在電影中的表現也大獲好評,她憑此電影已奪得四個獎項,現在還問鼎今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這兩方面或許是電影成功之關鍵。

電影故事改編自同名小說Still Alice,電影中文譯名有香港的《永遠的愛麗斯》及台灣的《我想念我自己》,但兩者也未能反映英文名Still Alice所帶出來的意味深長。當一個人失去言語及記憶,連身邊的人也記不起來,儘管他的軀體仍然活著,外貌也沒有多大轉變,但他對於他的社群而言是否仍然存在?還是,他已跟死去沒有分別?換言之,一個已不認識你的朋友,他是否仍是你的朋友?電影名稱(或原著名稱Still Alice彷彿替病患者作出正面的宣告:我仍是愛麗斯﹗或向病患者親友宣告:她仍是愛麗斯﹗然而,我們憑著甚麼作出這宣告?

電影首幕是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愛麗斯跟她家人慶祝她的生日,但幼女Lydia因工作而缺席。電影尾幕是愛麗斯家人因不同原因未能跟病入膏肓的愛麗斯同住,但Lydia卻放棄在加州的工作,回家照顧母親。在電影中,Lydia是一個著重感受的角色,她熱愛話劇,卻只愛演出,不願上學去進修演藝,也不會為自己未來打算,生活常朝不保夕。所以,Lydia與愛麗斯兩個角色有著強烈對比。當患病的愛麗斯以她僅有的記憶力去努力預備一場演說時,Lydia提醒她即使忘了所預備的內容也不緊要,因為最重要是說出自己親身的感受。若說愛麗斯代表理性,Lydia就代表著感性。從這個角度去看電影首尾兩幕的對比時,它彷彿表達出腦退化症帶走了愛麗斯的一切,但帶不走她平日所忽略的感受,這可以是愛麗斯本人當下對愛的感覺,或她的親友對愛麗斯的愛。這感受使「我/她仍是愛麗斯」的宣告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