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

浩浩妙語錄 (廿三)

浩浩愛畫畫,他與媽媽經過一間畫室
媽:「浩浩,你睇啲畫幾靚,不如喺哩道學畫畫囉﹗」
浩:「好呀‥‥都係唔好。」
媽:「點解呀?」
浩:「哩道啲小朋友啲畫咁靚,哩道啲老師一定好惡,所以唔好」
媽不知好嬲還是好笑。

媽在執拾芊芊兩年前小一的書簿。
浩:「媽,你喺道做乜?」
媽:「我幫家姐執D舊書,留起啲書,因為可以再留比你用。」
浩:「咁嗰啲點解放喺地下?」
媽:「嗰啲係家姐用過嘅作業同簿,用唔返咖喇,會攞去廢紙回收。」
浩:「我要哩啲。」
媽:「家姐用過,寫過字係上面,刷唔到,用唔翻。」

浩:「咁咪仲好,我第日用翻哩啲簿咪唔使做功課囉﹗」

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

不敗雄心Invictus

Invictus-395036631-large
幾年前《不敗雄心》(Invictus)上 映時,我還以為它是一般的體育勵志片,故沒有特別留意,過後才知原來它是有關曼得拉的故事,我便隨即買了它的光碟回家一看再看。曼得拉是我十分欣賞的政治 人物,當年南非終止了多年的種族隔離政策,曼得拉獲釋並隨後當選為南非總統,這給我很大的震撼,讓我看見社會運動真的可以帶來社會轉變。若六四喚起了我的 政治意識,曼得拉就是其中一個因素提升我這意識。

當人談論曼得拉的時候,總會論到他如何負代價爭取自由與公義,Beyond《光 輝歲月》就是一例。誠然,他的確是一名民主公義的鬥士,但他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在上半場,在爭取廢除種族隔離政策上,的確打過一場漂亮的仗,但他在 下半場還打過另一場同樣艱辛的硬仗,其影響及及所引起的討論延續至今。《不敗雄心》就是講及這下半場的硬仗。這電影取材自Playing the Enemy: NelsonMandela and the Game That Made a Nation 一 書,以具觀感刺激的國際欖球比賽硬杖襯托背後更嚴峻的民族融和硬杖。片中的曼得拉多次提及現時南非的敵人不再是種族隔離政策,也不是支持這政策的白人,新 的戰事是國家的團結,新的敵人是白人的恐懼與不滿並黑人的報復心態。曼得拉的復和饒恕觀念,藉著南非國家欖球隊事件去表達出來。可是,他的主張得不到身邊 的人的支持,女兒鄙視,智囊質疑,黑人領袖不滿。儘管曼得拉被警告會冒著賠上政治本錢的風險,但他仍堅持,因為他認為「身為領袖,有責任證明給他們看他們 是錯‥‥我害怕冒險的那一天,我就不再適合領導」。畢竟他是最有資格去講饒恕的人,他饒恕了那些拉他下監三十年的人,這感動了欖球隊的白人隊長,使他帶領 他的白人球員接納黑人,在比賽場上高唱他們先前曾鄙視的新南非國歌,當中包含具反種族隔離政策背景的《天估非洲》。

幾 年前我看過此片,隔了一段時間後,我又再看,每次都使我有所反思。曼得拉致力於民族的復和,他與南非大主教杜圖所提出的主動饒恕概念,一直以來引起很多討 論,讓人去反思到底饒恕是甚麼一回事,它跟公義又如何平衡兼顧。他們提出的概念及南非的例子又是否可以引用到中東、亞洲及其他地方的種族衝突之中?最近有 網上文章〈帶寬恕的針鋒相對:我們可以從囚徒困境中學到甚麼?〉 以社會科學的博弈論去討論此題目,頗為有趣。在中國也有類似的事例,柴玲呼籲在六四事件上要饒恕,被多人批評,即使劉曉波提出「我沒有敵人」,這也同樣引 起爭議及討論。自古以來人與人、社群與社群、國與國的衝突不段,所以不管是饒恕還是我沒有敵人,這都是歷久常新要去反思的問題。

除了饒恕之外,此片也顯出曼得拉的非凡政治技巧及觸覺。在片中曼得拉曾把政治考慮看為人性考慮,這是對政治的一語中的及中肯的描述。當然,電影情節難免有所誇張虛構,但在原著Playing theEnemy: Nelson Mandela and the Game That Made a Nation 中,作者引用曼得拉的一句話 "Don't address theirbrains. Address their hearts",確是政治領袖所當有的座右銘。難怪非洲人看曼得拉是他們的超級偶像,當年我在東非跟當地人談起曼得拉,他們莫不對他肅然起敬。這智慧與素質,又會否跟他三十年政治獄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