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星期六

星際與撐傘

若《亞凡達》使我們想起高鐵事件,《星際啟示錄》或使我們想起撐傘。

1.生態災難的眾生相
《星際啟示錄》故事以生態災難帶來人類社會劇變為背景,片中不同角色演活了沒頂之災的眾生相。主角Cooper及他的父親曾活在人類文明進步的年代,那時社會有多元發展,人可各盡其才。後來,人類社會因生態危機的嚴重威脅,文化水平下降,學術不再求真,社會多元性大大減少,例如因社會糧食短缺,曾任太空總署駕駛員的Cooper要改去當農夫。Copper父親在晚年遇到這社會劇變,他無力回應,只有眼巴巴看著人類光輝日子一去不復返。Cooper正值壯年,但在扭曲的社會中英雄無用武之地。他代表著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一代。然而,當機遇來到,Cooper選擇了放下親情,為著下一代挺而冒險,尋求出路。Brand教授早知人類無法整體移居到外星(A計劃),人類只可帶胚胎到外星從新開始建立社會,以此延續人類文明(B計劃)。可是Brand卻欺騙Cooper使他以為自己進行A計劃,其實Brand以此暗暗實現B計劃。科學家Mann也為了實現B計劃去拯救人類文明,忍心企圖殺害Cooper等人。另外,當Cooper子女長大成人,地球的生態問題已嚴重威脅人類性命,Cooper兒子不顧現實,也不理會家人之安危,堅持在農場留守。Cooper女兒因自少跟隨Brand教授,她已知道所有人也避不開這末世浩劫,但她仍為著他們的一代,拼命掙扎求存。

在電影裏,面對著社會劇變,
²  有人只會放棄與嘆息;
²  有人選擇為下一代去冒險;
²  有人以不道德的手段為求成就他們心目中更大的善;
²  有人否認現實,盲目堅持;
²  有人為自己一代盡各樣方法求存,知其不可而為之。

2.香港劇變的眾生相
有人問現時香港有甚麼不好,為何要佔中撐傘生事?香港自回歸十多年來,雖蛇齋餅糉不缺,康體設施應有盡有,香港表面繁榮安定依舊。然而,社會深層次一面有著急速與劇烈的變化,這情況在近幾年尤其明顯:人大多次釋法威脅著司法獨立;立法會的功能組別制度及分組點安排是公義上的倒退;個別傳媒及相關人士受到種種打壓,包括被抽廣告、國家級黑客攻擊,甚至是致命的暴力襲擊等;香港電視發牌事件顯出政府的人治與黑箱作業;前任及現任特首、好幾位前任和現任非常高級官員接二連三的貪腐、瀆職、利益衝突及使市民極之失望的事,令人咋舌﹗最荒謬的莫過於梁振英從未就他收受5000萬元一事向公眾或全體立法會交代,卻只跟幾位建制派議員閉門解釋。這難免給人分贓之嫌,至少也顯明梁振英眼裏根本沒有市民;還有國教事件的洗腦嫌疑;多年的城市發展扼殺社會多元生活空間;瘋狂的樓價及租金,居高不下的貧富懸殊指數,以致劏房及以工業大廈為家的社會問題重現,並且日漸嚴重。若要再舉例子說明,真的多不勝數。有人指斥撐傘者過於激進,不惜以犯法途徑強要社會接受他們心目中的政制。我認為這評論有失偏頗,不少撐傘者並非要奢求甚麼額外的東西,他們所爭取的真普選是為了可以保存他們本來擁有,但現正漸漸失去的社會價值如自由、公義與廉潔等。

面對上述社會劇變,香港人反應不一,《星際啟示錄》的眾生相幾可反映香港的情況:對於70後或更年長的人而言,他們當中最年輕的人在回歸前已是成人,所以他們就像Cooper父親一樣,曾活在文明進步的年代,並且親身經歷香港劇變前後的分別,例如以往每逢港督出巡市民必自發夾道歡迎,這跟今日情況相去甚遠。這些人大多數在回歸前後已步入中產或以上階級,以致這劇變暫未對他們的生活有普遍實質影響。所以,他們雖見證劇變,卻只會嘆息唏噓,不打算具體作甚麼;或他們不想香港有變,但又感到回天乏術,所以心理上就自然轉向否定眼前事實,說出歪理,好叫自己感覺良好。在這劇變下,年輕一代普遍感到時不我予,懷才不遇,他們認為這劇變直接威脅他們個人生活,粉碎他們對社會的期望。所以他們猶如Cooper的女兒,為了自己的未來奮起反抗,知其不可而為之。其中,有些人採取了犯法或具爭議的手段,為求達成心中那更大的善,就像BrandMann一樣。人儘管不認同這些人的行徑,但在社會劇變的威脅下,為了求存,他們的激烈反應是可以理解。另外,社會中總有人像Cooper兒子一樣不理現實,堅持香港沒有問題,相信前景仍是一片美好,人們所指出的社會問題全是個別事件或傳媒的渲染,或是那相信就會看見的外國勢力所搞出來的事。最後,現實還有不少唯利是圖之輩,但電影似乎沒有這類角色。

3.必須要作的冒險
《星際啟示錄》的焦點當然不在於顯示沒頂之災的眾生相,而是在於Cooper為解決人類社會的危機,作了一次必要的冒險,從而展開一個精彩的故事。香港今日出現社會劇變,我們是否也要作必要的冒險?香港過去三任特首也是出於同一班子,香港的劇變或過去十多年的問題已證明這班子無能力治好香港,也無意維持香港所接受的普世價值。現時下屆特首熱門人選梁錦松及葉劉淑儀又是這班子的人。按范太所說,若梁振英、梁錦松及葉劉淑儀三人出選特首,這也是香港人的真選擇。所以,在現時行政長官選舉辦法或人大框架下的所謂「普選」中,下任特首只是換湯不換藥,那麼香港是否還有希望?何不為香港冒險爭取一個機會,讓這班子以外的人來試試帶領香港?我看,雨傘運動是這樣的一種冒險,冒著挑戰中共底線的險,以致招來中共更快全面接管香港;冒著政府麻木不仁的險,以致政府不理會社會撕裂,也不把警民關係當是甚麼一回事;甚至冒險所爭取的真普選也未必是解決香港問題的良方。然而,我們有不冒險的選擇麼?不冒險去等待那美好的將來,這是否一個更大的風險?


電影中Brand教授常諗著Dylan Thomas的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的第一句: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意思大約是叫人不要靜待死亡,人在死亡前也要活得精彩,奮力抵抗。因著這話,我想起撐傘。

2014年11月26日星期三

論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的啟示

不知道為何電影Interstellar的名稱在香港被翻譯為《星際啟示錄》, Interstellar這字原本只是「星際之間」的意思,台灣的譯名《星際效應》就較為接近這意。或許,電影故事是以地球末日為背景,而故事中那神秘事件及信息也是劇情關鍵之處,所以香港的中文戲名加上「啟示錄」這三個字。事實上,這電影有不少情節也具有啟發性,讓觀眾看後仍有很多思考及討論空間。本文在盡量不提及重要劇情下,談論電影中幾個少人提及的題目,先談啟示。

事件清晰但信息模糊的啟示
聖經中的〈啟示錄〉原文名稱是Ἀποκάλυψις Ἰωάννου (直譯是約翰的啟示),其中Ἀποκάλυψις「啟示」字面意思是「揭開」,表示把隱藏的事顯露出來。啟示者主動揭露奧秘,領受者完全被動地接收信息。換言之,若非啟示者採取主動,領受者是無從得到啟示。電影的神秘事件也有這特性,不論是主角女兒房間鬧鬼的事,還是那不知何故在土星附近出現的蟲洞,或是那直接向主角Cooper說話的聲音,並那跨越時空維度的摩斯密碼等,它們也是由發出信息的個體作出主動,為要向活在三維空間(即我們現時這空間)的人傳遞不同信息,人在其中只有被動的角色。這些神秘事件就是電影故事中的啟示。發出啟示者主要是三維空間以外的個體,Cooper在其中一幕也擔當這角色。電影的啟示事件是清晰但啟示的信息是含糊,例如蟲洞的出現是清晰,但這是否表示有三維空間以外的個體提醒人到另一銀河系找出路?這信息是含糊。所以,大部份的人會忽視啟示的信息,但只要看見啟示的人用心細察那清晰的啟示事件,堅持尋索,投上信心去冒險,他會越來越清晰那啟示的意思,最後會得到一個重要的信息,就如當Cooper整日細心思量她女兒房間出現的神秘事件時,便從房間的塵埃分佈位置中領悟到一個座標位置,從而找到那秘密的太空總署基地;又如幾個主角願意冒險進入蟲洞,才發現新天地;Cooper女兒堅信房間的啟示,最後因此拯救了人類。

有影評指出電影似乎有基督信仰元素,例如太空總署探索外星計劃被稱為「拉撒路計劃」(拉撒路是新約聖經裏一個被耶穌從死裏救回的人),但另有影評指電影藉著Cooper表達出那三維空間以外個體並非上帝,而是未來的人類,所以電影跟基督信仰無關。不管如何,若單從談論啟示的角度而論,這電影跟基督信仰確有和應之處。基督信仰相信上帝主動向人作出啟示,啟示事件在人心裏及藉著祂所創造的萬物顯明出來,這是明明可知的(羅一19~20),但這顯明不過是指到人對神明有一個模糊概念或感覺,而非人人得知上帝是誰(這是學者Richard Alan Young的見解)。上帝最清楚的啟示是降世成人的耶穌基督,可是就如上帝其他啟示一樣,人不一定明白啟示信息,所以當時猶太人雖親眼見過耶穌基督,卻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上。但那些留心這啟示(即耶穌基督)而又冒險用信心接受祂的人,就會得著上帝的救贖,這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要傳達的信息。所以,基督信仰信念跟電影一樣,啟示事件是清晰,啟示的信息是模糊,但那些用心尋找及投上信心的人,最終定會得著這啟示。

跨越維度空間的愛
若發出啟示者與接收啟示者活在不同的空間,他們如何溝通?在電影中,那些三維空間以外的個體闖進了人類世界,作了奇異的事以顯出啟示事件,例如在土星附件顯示出一個蟲洞。另外,電影也刻意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愛也是傳達啟示信息的重要媒介,就如Cooper在不同時空跟他女兒之所以能夠溝通,乃是基於父女之間的愛。換言之,愛可跨越不同維度的時空。

基督信仰相信天國是主動闖入人間,耶穌基督過去及未來也是以這方式降臨,這也是說上帝的啟示是祂在人世間施行奇事或作出教導。除了天上啟示闖進地上來之外,人世間的愛也由地上延續至天上。基督信仰相信人死後仍會以另外一個形態活著,那時的世界沒有時間限制,所以信徒的死亡或可以看為是從三維空間去到四維或其他未知的空間。在兩個空間之間,有些東西會終止,也有另一些東西會延續,例如現時人的才幹與知識會終止,但愛卻可永存(林前十三8),所以若有愛,死亡並不可怕。換言之,基督信仰相信愛是可以跨越不同維度的空間。這跟電影信息明顯相同。

本文無意說這電影要表達基督信仰,事實上兩者也有差異之處。本文只是指出電影跟基督信仰對啟示的理解竟如此接近。正如電影顯示出宇宙之浩瀚偉大及人的渺小,人所知的實在非常有限。若今日三維空間以外的個體真的給我們啟示,我們又會否視之為天方夜譚而忽略它,以致走了寶也不知道?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無邊的黃v.s.黑框的白




雨傘運動發展至今變得很複雜,帶來很大爭議,這從小學生身上也可得見。以下是我兩名分別就讀小二與小五的子女一段相關的對話:




女:我覺得哩次運動有好有唔好。
爸:點解?
女:啲人佔用馬路好似唔係咁好,因為阻住人,點解唔佔公園或者其他地方?
[爸心諗:佔公園?咁熟嘅,佢係邊到學返嚟?]
那時,兒子插嘴說
子:家姐,你錯喇,就係因為政府唔聽人講,所以啲人先至要去佔馬路,佢哋係爭取真普選,總之梁振英要下台。
[爸心諗:將啲概念炒埋一碟,佢明唔明自己講乜?試吓佢先。]
爸:但係,佢哋阻住人喎。
子:都唔係好阻啫,我認為無問題。
爸:梁振英話有普選,人人都可選特首。
女:唓﹗呃人嘅,都唔係真係有得揀。
[爸心諗:唉﹗連細路女都知]
爸:咁,你哋會唔會去參與抗議?
女:唔去,我怕比人打。
子:我唔怕喎。
爸爸為兒子滴汗

我與太太沒有特別給他們上政治課,他們在家一同接收相同的資訊,但各自觀點都可以有明顯分別。這分歧或許跟性格有關,女兒愛守規矩,也敢於當面指出朋友犯規,我以她這勇敢正直為傲。兒子愛創作畫畫,這氣質的人不重視規範,我也羨慕他勇於突破。我見他們心平氣和地討論,便感到安慰與感恩。

(圖片說明:兒子明顯是沒有邊界的黃,女兒不是藍,也非綠,她不過是一個黑白分明有清晰框架的人。)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從「同人唔同蛋」說起

近日肥彭因就香港政制發展的事作出評論,旋即多人談論他及香港殖民時期的情況,連特首辦也竟敢回應說歷任港督也是委任,這真是五十步笑百步。誠然,港督與特首都是欽點,但若把肥彭與狼英比較,左圖兩幅有關雞蛋的相片已可見一斑:一個吃蛋撻,一個被擲蛋。

香港人真的不太好政治,你可以說這是因為昔日殖民地教育的洗腦,叫人只顧自己的生活及埋首個人追求,不太愛理眾人的事。但這「洗腦教育」也要有國泰民安的社會處境配合才可發揮效用,因為人若對他的生活大致滿意,在生活上也有空間讓他在不同領域一展所長,政治?不是我杯茶,還是留給有能之士吧﹗香港過去是否算是一個國泰民安的社會?我認為儘管殖民政府有他為英國利益的盤算,香港在殖民時期也有不少對華人不公義或偏袒西方人士之處,但至少自麥理浩年代起,香港有明顯很好的發展,例如麥理浩其中一項最大的德政是成立了真的獨立及有權力的廉政公署。隨後接任的港督也貫徹這個政策,這不單大大改善了香港根深柢固的貪污問題,也使廉署一時成為其他國家如澳洲及好些東南亞國家的仿傚對象。我親自認識好幾位廉署的開荒前輩,從他們口中聽到不少叫人振奮的故事,當時很多人也帶著使命及付上代價加入廉署,為香港出一分力。可是,現在卻今非昔比。即使末代港督肥彭,他也不單單是只會做政治秀。我記得他曾說要在任內取消當時為數接近一百個的臨時房屋區,聽後,我對此感到懷疑也帶點盼望,最後他雖然未能在離任前完全達標,但在他離任後四年,即2001年,香港已沒有臨時房屋區。可嘆,香港近十年竟倒退到再現私營的臨屋區劏房。誠然,殖民政府多年來沒有給予香港民主,香港要到80年代才有代議政制,但不容爭議的是,殖民政府留給香港一個穩固的法治基礎,使人即使對政府不滿,他仍可以有法律及法庭的保障。

可悲,香港今日可說是接近民不聊生的困境:社會鬧劇每日上映,官員腐敗混帳使人嘩然,樓價租金高企使人置業無望,小商鋪被迫結業,國內殖民及失控的自由行使人窒息,官民、貧富、在朝在野的對立使社會嚴重撕裂,黑白顛倒的言論滿天飛,各樣暴力充斥。在這一切上,政府往往只有束手,並無恥地叫市民忍耐。

昔日,不參與政治的香港人是因為沒有興趣,更重要的是無需要,參與者或是出於私利,但我相信當中也有不少有夢想有熱誠之士,他們起來建設這城;
今日,不參與政治的香港人是因為死心,參與者中不少是無奈地被迫要關心政治,或看見需要站出來,這是出於憤怒、惶恐與悲情來護衛這城。

難道,這又是反華勢力在作祟?中共想香港單單成為一個經濟城市,但倒頭來,是他們迫使這城成為一個政治城市。最近港大民調表示在廿年來首次得出「港人關心政治多於關心經濟」的調查結果,顯出香港近來的政治氣氛是如何熾熱。這結果可謂跟國內維穩效果相同:越維越不穩。曾鈺成說若香港沒有六七暴動,殖民政府也不會在70年代作大改革。他問到佔中可否令中央改變,他回答說,若把佔中跟六七暴動相比是令人擔心,質疑香港是否去到這地步。然而,我們今日跟這地步還遠麼?

2014年8月9日星期六

脫下宗教外袍的聖經

早前走進香港藝術館看看中國古代書畫,作為門外漢,我只可走馬看花,過後對展品沒有深刻印象,但展館入口的致辭卻使我駐足沉思了一會兒。這致辭是出於藝術館館長譚美兒,她引用美術史學者杭間教授的話,指到古代藝術作品讓人覺得古代並不遙遠,人彷彿在城市某一個黃昏,在一瞬間,推開一扇門就來到古代。她還指出「我們的血脈和深層記憶裏,古、今依然有著某種聯繫,重新了解和認識那其實並不遙遠的文化傳統,對生活在廿一世紀現代城市的我們,也許別具意義。」誠然,古今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遙遠,我們除了透過藝術作品,也可藉著人類文化典籍(Classics),越過幾千年時空,跟古代接觸。但對於現代人而言,典籍總是給人一種沉悶、艱澀及落伍的感覺,以致我們會問為何要讀典籍?古代,真的要那麼在乎?

我想起近代意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Calvion)的《為何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卡爾維諾在第一章討論為何要讀典籍,但他不以論說方式去遊說讀者,卻去談論典籍是一些怎樣的書藉,娓娓道出典籍的十四個特質,使人感到典籍因其獨特之處,不應被人擱在一旁或只放在書架上作裝飾之用。這十四個特質簡略介紹如下:典籍是‥‥
1.           人經常重讀而不是正在讀的書;
2.           構成人寶貴經驗的書;
3.           在人的想像中留下痕跡,並且藏在人記憶中偽裝為個體或集體潛意識的書;
4.           重讀像首次讀的書;
5.           人初次讀時有似曾相識感覺的書
6.           從未對讀者窮其義的書;
7.           頭戴過去詮釋光環,身後拖著它在文化所留下的痕跡的書;
8.           四周不斷有評論的塵雲,卻總是將粒子甩掉的書;
9.           人以為了解它們,但它們卻是叫人出其不意而且革新的書;
10.        相對於古代護身符的書;
11.        透過自己與它的關係來定義自己的書;
12.        比其他典籍更早出現的書;
13.        將當代噪音貶謫為背景雜聲之書;
14.        以背景噪音的形式而持續存在的書

聖經對於基督宗教信徒而言當然是一部典籍,但它也是整個人類文化的典籍,對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它或多或少有著卡爾維諾所指出的典籍特質。然而,聖經的宗教性主要內容是關於上帝對人的救贖,閱讀群體也主要是信徒過於主導了這書的定位,使它的宗教一面蓋過其他方面,結果可能反倒使作為典籍的聖經大為失色,例如聖經淪為信徒盡其宗教責任的工具,少數古籍學者的共同話題,教會學校所指定的課本,甚至是作為放在酒店驅邪護身的工具。誠然,聖經作為宗教典籍,人以宗教角度去看它詮釋它及給它下定義,這是天經地義。教會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語,這信念也跟聖經同時作為人類文化典籍本來沒有矛盾。問題在於人往往因聖經宗教性便看聖經就是教義大全,內中只有有一條條信仰法規,或看它是個人直通上帝的專線,期望可以隨手從聖經得到上帝的錦囊妙計,指點人生迷津。這問題背後是一種過於聖俗二分的觀念,完全否定聖經作為人類文化典籍的「俗」的一面。


若我們暫且讓聖經脫下它的宗教外袍,好使我們嘗試從卡爾維諾提出的十四個特質去讀聖經,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例如第6個特質可以叫我們放下那自以為了解聖經的傲慢或那股護教的熱血,揭開自己未窮其義的聖經,迎接聖經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挑戰。另外,卡爾維諾論到第11個特質時指出,「不過經典作品同樣可以建立一種對立或是對比的有力關係,而非認同。」他以自己重視盧梭思想但同時又常跟這思想爭論,說明經典跟人可以有的對立關係。從這角度去讀聖經,不看它為一部古舊宗教法典,定必會有嶄新的體會。即使從信仰角度而言,這個讀經態度又是否對上帝太不敬?若換轉角色去想,給你作上帝,你喜歡人認真批評你的作品,跟你對話,還是喜歡人向你唯唯諾諾,卻未曾用心細讀過你的作品?

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

Hea讀《政改諮詢報告》之「咪當我老襯」

有關特首候選人是否要愛國愛港,若非持陰謀論看,我本認為不值得討論,因為當選的特首向來也要向國家宣誓效忠,提出「愛國愛港」的條件實在多此一舉。然而,《政改諮詢報告》又提「愛國愛港」,並說是主流意見,又有報導指這報告有偽造民意成份,這些都促使我去讀讀報告,特別是有關「愛國愛港」部份。一讀之下,真的不是被嚇死就是氣死。


「愛國愛港」的條件主要出現在第三章「有關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意見分析」。這章的意見有五個來源:立法會議員,區議會,不同界別團體、個別團體及人士和民意調查。在11個立法會議員的意見涉及64位議員中,只有4個意見涉及15位議員提出「愛國愛港」條件;在區議會的意見中,報告說有個別區議會提這條件,再細看相關附件發現,原來在18區區議會中,只有3個提過「愛國愛港」條件;在不同界別團體意見中,沒有提過這條件;在個別團體及人士意見中,報告說「主流意見亦認同行政長官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但這意見沒有註腳說明出處,所以不可考其真偽;在民意調查的意見中,報告說「行政長官應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這意見有註腳說明是出於三個民調,其負責機構是:香港民意調查中心、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細看之下發現,香港民意調查中心的民調根本沒有提過「愛國愛港」的條件,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顯示只有38%受訪者支持「愛國愛港」條件,但有36%反對。簡單而言,第三章有關「愛國愛港」的意見如下表所列:


支持「愛國愛港」數目
意見總數
立法會議員
4個意見,涉15位議員
11個意見,涉64位議員
區議會
3
18
不同界別團體
0
不知
個別團體及人士
報告說是主流意見,但不可考
不知
民意調查
1
3

換句話說,第三章的五個意見來源,沒有一個意見清楚顯示過半數支持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報告何以在第三章及全報告的總結時得出「主流意見亦認同行政長官人選須『愛國愛港』」的結論?所謂見微知著,你說這報告有多可信?

2014年7月8日星期二

齊來倒抽一口涼氣

近日香港天氣非常悶熱,若沒有空調,難以抽得一口涼氣。689夫人說她倒抽一口涼氣,其實很多香港人一樣因著她的丈夫及其他「能人異士」(air quotes),不知倒抽了多少口涼氣。我近日也倒抽了幾口。

早前,我聽見一位活在西方民主國家,享有好福利,並有一份薪優糧準工作的人說:「香港人的心態及焦點有問題,不滿足於現況,爭取這樣爭取那樣,你看看赤貧國家的人的需要是那麼大,為何不把精力放在扶貧上呢?」
我雖欣賞這人濟弱扶貧的情懷,但也不禁為他的言論倒抽一口涼氣,心裏說:「其實你有甚麼資格說這話?不如,你先放下你的外國護照及高薪厚職,舉家破釜沈舟來做個普普通通的香港人,到時看看你是否會說出同樣的話來。」

今日在報章看見有關大主教的報導,再去求證聽聽他整段講話,之後不禁又倒抽一口涼氣。畢竟大主教是主內長輩,坊間也有不少批評他的解經或政治立場的言論,所以我不想在這方面多談,我只想說出我的困惑。這段講話是大主教向接受堅振禮的信徒的訓勉,起初大主教說接受這禮儀的信徒是自己選擇一生跟隨耶穌,所以這個禮儀是十分有意義。隨後,大主教論到社會事件時卻批評香港人遊行時說甚麼都要自己揀。那麼,到底自己選擇是好還是不好?大主教叫人學習耶穌的柔和謙卑,也以此批評有人以暴力衝激立法會及口出惡言羞辱官員,但他好幾次以尖酸涼薄的話作批評,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柔和謙卑呢?

近日讀書時讀到《論語》中有關子貢問政一段。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簡單意思是指執政三大要素是讓人民得溫飽,有強大軍力,取信於民,三者中以取信於民最重要。)
讀後,沒有再抽涼氣,只有連連嘆氣,感嘆為何現時香港竟跟此背道而馳,先去民信,再去食,只有兵。論民信,政府無視80萬人的投票及近年來最多人的七一遊行;論食,雖然有部份人依然富貴,中產人士收入也不錯,但香港近十多年來樓價及貧富懸殊指數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多人仍活在水深火熱中,做樓奴,月光一族等的年青人不計其數;論兵,這卻是政府及建制派的強項,「嚴正執法」及「志願軍」等字眼連連掛在嘴邊。我想到若要推國民教育,就務必要教導子貢問政這一段內容。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Hea讀白皮書(一)偷天換日

這個週末,我可能做了一件很戇居的事,就是去讀《「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因為試問誰人會認真細讀無賴所定的規條呢?然而,既然這只有二萬多字的書在本週引起社會各界很大的迴響,亞爺又叫人讀它,一眾乖巧的孫兒批評反白皮書的人沒有讀過此書,所以我便花一點時間,從一名普通市民的角度,並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去讀。我就當是上一課中共的國民教育課堂。

白皮書一開始就為一國兩制說了一句值得玩味的話:「『一國兩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開拓前進。」這似乎想要為香港的變天的合理性埋下伏筆。誠然,社會改變本是平常事,問題在於變甚麼,如何變。接著,白皮書用了很多篇幅敘述香港回歸的背景,重點是「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發展歷程。按白皮書所言,一國兩制的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1983年初,中國政府就解決香港問題形成了十二條基本方針政策」白皮書還提到「中國政府還在聯合聲明中闡明以『十二條』為核心內容的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從中可見,這十二條基本方針是一國兩制的重要核心信念,它不應是中英聯合聲明下中方的妥協結果,相反它應是中方一直以來所秉持對香港的信念。這十二條基本方針稱中國政府在香港的權力為「主權」,稱特區政府的權力為「自治權」。具體而言,前者是指到成立一個在制度上直轄於中央的特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後者是指「特別行政區享有立法權,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別行政區政府由當地人組成。主要官員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

然而,白皮書在第二部份「特別行政區制度在香港的確立」突然提出一個沒有在十二條基本方針出現過的新概念:全面管治權。白皮書從憲法和基本法說起,指出「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中央具有監督權力。」白皮書沒有詳細交代這概念從何而來?為何十二條基本方針作為一國兩制的核心中的核心價值,它從沒有提及這概念?614日《信報》就指出這概念好可能是回歸後出於中共智囊強世功教授。

白皮書第二部份長篇大論從「中央依法直接行使管治權」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兩個角度去說明這個全面管治權。其實,前者可以簡單說是把基本法指到中國政府對香港有限的管治權如國防及外交事宜,並一些非常態的權力如人大釋法等,這些之前被理解為中國政府主權的體現或特殊情況的權力,統統說成是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後者就直接把特區政府的治權置於這個全面管治權之下。白皮書這樣做實在是偷換概念,把本來的主權或特殊有限的治權,說成是全面的治權。同時也誤導以為這個新加入的「全面管治權」乃是起初制定一國兩制時就有的概念。


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分歧者:談不上愛,說不上恨

分歧者叫人欣賞?還是感到厭煩?

電影《分歧者:異類叛逃》改編自同名暢銷青少年小說Divergent,講到經歷戰爭後的社會把市民分為五個派別:克己、博學、友善、無懼及直言,還有處於社會邊緣的無派別者。各派別在社會中有其清晰角色,社會以此維持穩定和諧。凡年滿16歲的市民也要接受測試了解自己本性是屬於那個派別,不論測試結果如何,他也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任何一派,但加入之後身份就不能改變。主角Tris雖喜歡無懼派,但被測試為異類,即本性不屬於任何一派。從此她便一步步被捲入一場政治鬥爭中:博學派要控制無懼派的思想,以幫助他們從克己派中奪取政權。

整體而言,這電影雖富娛樂性,但拍攝手法只著重劇情及刺激元素,未能進一步發揮小說所帶出的反省。在現實中,分歧者不單單是提出異見的人,卓越的分歧者是社群的暮鼓晨鐘,可挽救社群於不自覺的危機中,就如故事中男女主角因屬異類而不受博學派的藥物控制,以致可破壞博學派的殺戮及奪權計劃。卓越的分歧者之所以能眾人皆醉我獨醒,其中一個原因乃是他們有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在眾人所肯定的事中,看出它的虛幻;在眾人所忽略之處,看出它的價值。這就如故事中,主角Tris加入了無懼派後接受恐嚇測試,藥物使她進入虛幻處境去面對她內心所恐懼的事。一般接受這測試的人會拚命去克服或逃避這恐懼,但Tris卻因著看出這是一個虛幻的處境而作出意想不到之舉,所以她很快就能化險為夷,完成測試。所以,從這角度看,分歧者對社群實在有不可多得的貢獻,以致社群似乎不單要包容他們,更要善待他們,好鼓勵他們多提出異見。

然而,另一方面,面對分歧者,人總是感到不是味兒,因為分歧者不單是站在對立面,而且更是站在人所能想像及控制之外,常使人感到措手不及。即使是面對卓越的分歧者,人通常也要以理智、愛心或健全的制度去肯定及欣賞他們的貢獻。然而,更大問題是現實中人人都可以作分歧者,但卓越的不多,社群因要回應平庸分歧者的種種訴求、異見及提問等,就會大大減低處事的行政效率,有時機會就往往因此錯失。若社群是處身於一個高度競爭你死我活的環境之下,錯失機會隨時可以敲響這社群的喪鐘。所以,從這角度看,社群似乎要對分歧者有所規範及控制,例如要為分歧者去蕪存菁,務求減少平庸分歧者拖垮社群的發展,然而誰去定這篩選的標準?分歧的本質就是在建制及規範之外,所以對分歧者作出篩選跟排除他們沒有兩樣。


所以,面對分歧者,不論是對於香港社會或本地教會,我常有一份談不上愛也說不上恨的複雜心情。

2014年3月22日星期六

大眾公投?賢能選任?

電影《末日公投》中文名稱跟它原本英文名稱The Philosophers(後改稱為After the Dark)有很大分別;同樣,這電影最初給人的期望跟人看後的評論,也是有很大的落差。例如我滿以為電影可藉著具體故事展現精彩的哲學思辯,怎知它的哲學元素其實不多,充其量只是在開場時有幾句哲學諺語、比喻、一兩個經典道德難題例子等,但有關語言、經驗、存在及知識等重要的哲學概念也一一欠奉。所以電影中文名稱雖沒有哲學味,但它比原本名稱更能反映電影故事內容。

電影故事是以大學哲學科最後一堂為背景,老師要求同學們以角色扮演方式去討論兩個處境難題(片中稱這為思想實驗)。同學們先以抽籤決定他們的職業及身份背景,之後他們要切身處境討論在末日核子災劫之下,廿一名學生加上老師中有誰該進入只容得下十人的防空洞,誰又當被遺棄。最後,他們要以投票作出這個殘酷的抉擇。電影把這些本來在班房的討論轉化為一幕幕真實處景,具體表達出學生在當中的掙扎,並預計那十個進到防空洞的人之後所遇到的問題。這兩次的思想實驗的結局也是失敗,沒有一個人可以最後生存下來。學生在過程中充滿不安,另外因著價值觀的不同,個別跟老師的關係也緊張起來。最後,高材生Petra主動提出作多一次的思想實驗,這次卻帶來不一樣的結果,之後故事的發展也是叫人意想不到。

我不反對好些評論指這電影虎頭蛇尾,因為儘管電影意識新穎,它的宣傳短片更曾獲提名角逐電影預告片金像獎,但從中間部份起已顯出內容較單調,也有不少明顯犯駁及叫人摸不著頭腦之處,結尾更使人感到不是味兒。然而,我認為電影最後部份有其特別用意,它是要表達出對哲學的批判,其實說得準確一點是對功利、實用或效益主義的批判。電影把哲學描繪為功利、實用或效益主義(這是其中一點犯駁之處),那位老師就是這哲學的具體化身。電影藉著Petra在最後的思想實驗中,不以老師的原則行事,其表現也換來老師的劣評,但最後她卻可以帶來一個具人性的美好結果。這是對功利主義的挑戰。除此之外,從思想實驗返回真實的世界中,那位哲學老師、Petra與她男友的複雜關係,那老師與Petra最後迥異不同的結局,也顯示電影在嘲弄功利主義的不濟。

Petra在最後一次的思想實驗中,以自己在同學中的聲譽及關係,贏得同學信任由她去決定那十位可以進到防空洞。Petra以人文關懷而非以功利及效益等原則作選擇,雖然最後所有人也同樣未能活下來,但在過程中他們活得很有尊嚴、快樂及同心。這一幕帶出一個有趣的反省,同學在最初的思想實驗中似是有得揀,但卻是被功利主義在背後所主導;最後一次,他們似是沒有得揀,但結果卻能顯出人文的精神與人的尊嚴。大眾公投好?還是,讓賢能揀選好?當然,兩者也不是絕對對立,其中一個問題在於大眾公投如何可以選出真的賢能者?在大眾公投的情況下,功利主義自然會成為必然的考慮因素,它看似會為人類帶來幸福,但實況是否會如電影故事一樣是帶來痛苦結果?人文關懷在公投的中通常沒有市場,因為它似乎不能保證實質的經濟效益,但人文精神卻可以叫人活出作為人的尊貴。


人文關懷與功利計算,兩者都是領袖要具備的要素,但若只可作魚與熊掌之抉擇,你會如何選擇?香港自回歸以來,領導人不是一名商人,便是一名技術官僚,現時那一位更無話可說。他們不乏功利計算的才能,但卻沒有任何清晰的政治理念,人文關懷跟他們也談不上關係。相比之下,番邦政客肥彭在這方面實在更勝一籌。香港今日弄得如斯地步,是否跟領導的人文修養有關?若社會人文關懷的意識不高,真正的公投又是否可以解決問題?

2014年3月9日星期日

帶著盼望面對悲觀的未來

上一篇網誌,我帶著既沉重又自豪的心情去記念我們這一代的偉人。今次,我也同樣帶著沉重,但十分悲觀的心情去寫。上一篇網誌擱筆後,我一直忙碌追趕工作死線,似乎無瑕停下來想想身邊的事。突然間,那斬在香港的六刀,叫一切都止住了,時空都彷彿靜止、凝固及停下來;所濺出來的血,猶如死亡警號一樣,促使人不得不暫時放下一切,去反省所身處的景況,想想事情的發展會是如何,社會環境會有何變化,思考可以作的回應。

我但願我是某報業人士所說的「傻仔」,誤把這事看為是一件政治事件;我也但願今次被斬的是一名惹火偏激,文筆言辭尖酸刻薄的傳媒人,這可以讓人對事件有多一點的詮釋空間,可以亞Q一點使自我感覺良好。可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似乎不容我們對事件有太多「美好」的幻想。從過去兩週分析這事的文章看,我認為儘管這事未必出於現時當權派的主意,也好可能是國內政治勢力鬥爭的結果。不管如何,這除了反映出香港新聞自由的危機之外,更可能顯示出國內當權者及有權勢人士,越來越理所當然地看香港如國內一般城市,一國兩制在他們眼中早已名存實亡,香港人要自我調整心態回歸祖國,否則,莫怪中央來過大換血,締造新香港人。

在這情況下,我們見到香港部份權貴及在上位者如何人心回歸,也見到越來越多新香港人出現。事實上,自回歸以來,我們也不難看到中共如何全方位部署「香港五十年不變」之後的安排:上至官場交流,以致香港曾引以自豪的廉署也失守,下至每日150名不能拒絕的單程證配額,以致上年立法會選舉在利好的環境下,民主派亦不能算得上是勝利;經濟上有自由行,教育上有國民教育,文化上有粵語繁體字的邊緣化。這已明顯超出兩地緊密接觸下的自然互動影響,而是有理由懷疑背後有計劃部署的推動。在政治上,對於中共政權而言,他們根本地不認同甚麼三權分立,甚麼傳媒乃社會上的第四權等理念,所以中共沒有理由不在這兩方面作出整治,正如她沒有理由讓香港長期跟中央在意識形態上有很大差距。有報刊文章指出,在主流媒體被收編後,就輪到新媒體。新媒體雖似游擊隊化整為零不易對付,但其命脈在於互聯網,所以香港互聯網服務日後或會有意想不到的改變,我們或許要預早一點學習翻牆的技巧,我也難以想像自己日漸成為一個鐵幕國家的國民。

我不是一個悲觀的人,但誠然,我對香港整體未來抱悲觀的想法。香港政治制度及社會風氣或會時光倒退到70年代,但遠眺對岸的台灣卻從70年代的專制政權步向民主及自由的社會,這叫我們感到嘆息,也渴望可以移民到另一個華人社會。現時,除了移民之外,我們似乎若非完全盲目擁抱中共的中國夢,跟他們一夥以另一個思維方式去看世界;否則便是自甘作個鵪鶉蟻民,讓有權勢者在各方面任由魚肉。然而,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我相信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