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星期六

大眾公投?賢能選任?

電影《末日公投》中文名稱跟它原本英文名稱The Philosophers(後改稱為After the Dark)有很大分別;同樣,這電影最初給人的期望跟人看後的評論,也是有很大的落差。例如我滿以為電影可藉著具體故事展現精彩的哲學思辯,怎知它的哲學元素其實不多,充其量只是在開場時有幾句哲學諺語、比喻、一兩個經典道德難題例子等,但有關語言、經驗、存在及知識等重要的哲學概念也一一欠奉。所以電影中文名稱雖沒有哲學味,但它比原本名稱更能反映電影故事內容。

電影故事是以大學哲學科最後一堂為背景,老師要求同學們以角色扮演方式去討論兩個處境難題(片中稱這為思想實驗)。同學們先以抽籤決定他們的職業及身份背景,之後他們要切身處境討論在末日核子災劫之下,廿一名學生加上老師中有誰該進入只容得下十人的防空洞,誰又當被遺棄。最後,他們要以投票作出這個殘酷的抉擇。電影把這些本來在班房的討論轉化為一幕幕真實處景,具體表達出學生在當中的掙扎,並預計那十個進到防空洞的人之後所遇到的問題。這兩次的思想實驗的結局也是失敗,沒有一個人可以最後生存下來。學生在過程中充滿不安,另外因著價值觀的不同,個別跟老師的關係也緊張起來。最後,高材生Petra主動提出作多一次的思想實驗,這次卻帶來不一樣的結果,之後故事的發展也是叫人意想不到。

我不反對好些評論指這電影虎頭蛇尾,因為儘管電影意識新穎,它的宣傳短片更曾獲提名角逐電影預告片金像獎,但從中間部份起已顯出內容較單調,也有不少明顯犯駁及叫人摸不著頭腦之處,結尾更使人感到不是味兒。然而,我認為電影最後部份有其特別用意,它是要表達出對哲學的批判,其實說得準確一點是對功利、實用或效益主義的批判。電影把哲學描繪為功利、實用或效益主義(這是其中一點犯駁之處),那位老師就是這哲學的具體化身。電影藉著Petra在最後的思想實驗中,不以老師的原則行事,其表現也換來老師的劣評,但最後她卻可以帶來一個具人性的美好結果。這是對功利主義的挑戰。除此之外,從思想實驗返回真實的世界中,那位哲學老師、Petra與她男友的複雜關係,那老師與Petra最後迥異不同的結局,也顯示電影在嘲弄功利主義的不濟。

Petra在最後一次的思想實驗中,以自己在同學中的聲譽及關係,贏得同學信任由她去決定那十位可以進到防空洞。Petra以人文關懷而非以功利及效益等原則作選擇,雖然最後所有人也同樣未能活下來,但在過程中他們活得很有尊嚴、快樂及同心。這一幕帶出一個有趣的反省,同學在最初的思想實驗中似是有得揀,但卻是被功利主義在背後所主導;最後一次,他們似是沒有得揀,但結果卻能顯出人文的精神與人的尊嚴。大眾公投好?還是,讓賢能揀選好?當然,兩者也不是絕對對立,其中一個問題在於大眾公投如何可以選出真的賢能者?在大眾公投的情況下,功利主義自然會成為必然的考慮因素,它看似會為人類帶來幸福,但實況是否會如電影故事一樣是帶來痛苦結果?人文關懷在公投的中通常沒有市場,因為它似乎不能保證實質的經濟效益,但人文精神卻可以叫人活出作為人的尊貴。


人文關懷與功利計算,兩者都是領袖要具備的要素,但若只可作魚與熊掌之抉擇,你會如何選擇?香港自回歸以來,領導人不是一名商人,便是一名技術官僚,現時那一位更無話可說。他們不乏功利計算的才能,但卻沒有任何清晰的政治理念,人文關懷跟他們也談不上關係。相比之下,番邦政客肥彭在這方面實在更勝一籌。香港今日弄得如斯地步,是否跟領導的人文修養有關?若社會人文關懷的意識不高,真正的公投又是否可以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