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星期六

脫下宗教外袍的聖經

早前走進香港藝術館看看中國古代書畫,作為門外漢,我只可走馬看花,過後對展品沒有深刻印象,但展館入口的致辭卻使我駐足沉思了一會兒。這致辭是出於藝術館館長譚美兒,她引用美術史學者杭間教授的話,指到古代藝術作品讓人覺得古代並不遙遠,人彷彿在城市某一個黃昏,在一瞬間,推開一扇門就來到古代。她還指出「我們的血脈和深層記憶裏,古、今依然有著某種聯繫,重新了解和認識那其實並不遙遠的文化傳統,對生活在廿一世紀現代城市的我們,也許別具意義。」誠然,古今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遙遠,我們除了透過藝術作品,也可藉著人類文化典籍(Classics),越過幾千年時空,跟古代接觸。但對於現代人而言,典籍總是給人一種沉悶、艱澀及落伍的感覺,以致我們會問為何要讀典籍?古代,真的要那麼在乎?

我想起近代意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Calvion)的《為何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卡爾維諾在第一章討論為何要讀典籍,但他不以論說方式去遊說讀者,卻去談論典籍是一些怎樣的書藉,娓娓道出典籍的十四個特質,使人感到典籍因其獨特之處,不應被人擱在一旁或只放在書架上作裝飾之用。這十四個特質簡略介紹如下:典籍是‥‥
1.           人經常重讀而不是正在讀的書;
2.           構成人寶貴經驗的書;
3.           在人的想像中留下痕跡,並且藏在人記憶中偽裝為個體或集體潛意識的書;
4.           重讀像首次讀的書;
5.           人初次讀時有似曾相識感覺的書
6.           從未對讀者窮其義的書;
7.           頭戴過去詮釋光環,身後拖著它在文化所留下的痕跡的書;
8.           四周不斷有評論的塵雲,卻總是將粒子甩掉的書;
9.           人以為了解它們,但它們卻是叫人出其不意而且革新的書;
10.        相對於古代護身符的書;
11.        透過自己與它的關係來定義自己的書;
12.        比其他典籍更早出現的書;
13.        將當代噪音貶謫為背景雜聲之書;
14.        以背景噪音的形式而持續存在的書

聖經對於基督宗教信徒而言當然是一部典籍,但它也是整個人類文化的典籍,對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它或多或少有著卡爾維諾所指出的典籍特質。然而,聖經的宗教性主要內容是關於上帝對人的救贖,閱讀群體也主要是信徒過於主導了這書的定位,使它的宗教一面蓋過其他方面,結果可能反倒使作為典籍的聖經大為失色,例如聖經淪為信徒盡其宗教責任的工具,少數古籍學者的共同話題,教會學校所指定的課本,甚至是作為放在酒店驅邪護身的工具。誠然,聖經作為宗教典籍,人以宗教角度去看它詮釋它及給它下定義,這是天經地義。教會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語,這信念也跟聖經同時作為人類文化典籍本來沒有矛盾。問題在於人往往因聖經宗教性便看聖經就是教義大全,內中只有有一條條信仰法規,或看它是個人直通上帝的專線,期望可以隨手從聖經得到上帝的錦囊妙計,指點人生迷津。這問題背後是一種過於聖俗二分的觀念,完全否定聖經作為人類文化典籍的「俗」的一面。


若我們暫且讓聖經脫下它的宗教外袍,好使我們嘗試從卡爾維諾提出的十四個特質去讀聖經,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例如第6個特質可以叫我們放下那自以為了解聖經的傲慢或那股護教的熱血,揭開自己未窮其義的聖經,迎接聖經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挑戰。另外,卡爾維諾論到第11個特質時指出,「不過經典作品同樣可以建立一種對立或是對比的有力關係,而非認同。」他以自己重視盧梭思想但同時又常跟這思想爭論,說明經典跟人可以有的對立關係。從這角度去讀聖經,不看它為一部古舊宗教法典,定必會有嶄新的體會。即使從信仰角度而言,這個讀經態度又是否對上帝太不敬?若換轉角色去想,給你作上帝,你喜歡人認真批評你的作品,跟你對話,還是喜歡人向你唯唯諾諾,卻未曾用心細讀過你的作品?